秋冬护 “心” 攻略:上海高端医疗机构教你预防心血管疾病
2025-11-16

秋冬季节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寒冷天气对心脏健康的挑战 —— 低温刺激、饮食变化与活动减少,都可能成为心血管疾病的 “诱因”。对患有心血管疾病或心脏病风险较高的人群而言,做好秋冬季节的心脏防护,远比想象中重要。今天上海高端医疗机构教你预防心血管疾病。
本期医疗科普医生

姚志宏 心血管内科
主治医师
语言:普通话,英语
出诊地点:百汇医疗(金桥碧云)
专业擅长:
姚医生(Dr. Jimmy Yao)是一位杰出的英国培训的心内科专家,拥有超过12年在英国NHS的工作经验,并持有英国医学会心内科高级专家认证。在加入百汇医疗之前,他曾在英国担任心内科和普内科主任医师(Consultant)。姚医生在管理各种心血管疾病方面具备卓越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经验,包括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心绞痛、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晕厥和心功能衰竭。他曾在全球知名的利物浦心胸医院(Liverpool Heart and Chest Hospital)接受高级介入心脏病学培训,完成了超过1000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在冠脉影像学和血流动力学评估方面拥有深厚的经验。姚医生还持有英国心脏超声(TTE)和心脏CT血管造影(CTCA)专业认证,能够为患者提供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服务。此外,他在普通内科方面同样经验丰富。
个人荣誉与社会任职:
作为英国皇家内科医学院(RCP)、英国心血管学会(BCS)、英国心血管介入学会(BCIS)以及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的成员,姚医生在医学教育领域贡献良多。他曾担任皇家内科医学院的导师,积极参与培养下一代医疗专业人士。此外,姚医生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学术文章,并在国际知名学术会议上多次发表演讲。
为什么秋冬季节心血管疾病风险会升高?
1. 寒冷气温的直接刺激
秋冬气温持续走低,尤其是寒潮来袭时,血管会因低温而收缩,导致血压升高、血流速度减慢。这对已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人群来说,相当于给心脏 “额外加压”,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增加中风风险。数据显示,当气温低于 10℃时,心脑血管疾病急诊量会比平时增加 20%~30%。
2. 秋冬饮食与生活习惯的影响
秋冬时节,很多人有 “进补” 或偏爱温热食物的习惯,容易摄入过多高油、高盐、高糖的食材(如火锅、炖菜、腌制食品);部分人还会通过饮酒御寒,过量酒精会加重血管负担,导致血脂升高、血糖波动。这些习惯都会间接增加心脏代谢压力,埋下健康隐患。
3. 户外活动减少,久坐增多
寒冷天气让多数人减少了外出锻炼,甚至长时间待在室内久坐不动。缺乏运动不仅会导致血液循环变慢、脂肪堆积,还会降低身体对寒冷的耐受度,进一步增加心血管系统的负担。

秋冬季节,谁最容易受心血管疾病 “盯上”?
1. 老年人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血管弹性减弱、调节能力下降,对气温变化的敏感度更高。秋冬低温下,老年人血压波动更明显,发生心梗、中风的风险是年轻人的 3~5 倍。
2. 高血压、心脏病患者
已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人群,秋冬季节病情更容易反复。比如高血压患者可能因低温导致血压骤升,冠心病患者可能因血管收缩诱发心绞痛,这些情况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3.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会损伤血管和神经,导致血管弹性变差、血液循环受阻。秋冬季节饮食不规律(如进补过量)还可能加剧血糖波动,双重作用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会比平时高出 2 倍。

秋冬护心,做好这 7 点
1. 秋冬保暖不能只穿厚衣服,还要重点保护头部、颈部、手部和脚部 —— 这些部位血管密集,受凉后容易引发全身血管收缩。外出时建议戴帽子、围巾和手套,穿保暖的袜子和鞋子;室内温度保持在 18~22℃,避免忽冷忽热。
2. 避免暴饮暴食:秋冬进补需适度,尽量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油腻食物,尤其是高盐、高糖、高脂肪的食品。控制食量,选择低脂肪、低盐的食物,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有助于减轻心脏负担。

3. 限制酒精摄入:过量饮酒会增加血压和心脏负担。尽量限制酒精的摄入,避免一次性饮酒过量。
4. 适度运动:建议进行适量的运动,避免长时间坐着。散步、做简单的伸展运动、家里做些轻体力活动都能帮助血液循环,减轻心脏负担。
5.控制情绪压力:秋冬日照减少,部分人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焦虑等 “季节性情绪问题”。而情绪波动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建议多晒太阳(每天 15~20 分钟),或通过听音乐、与家人聊天、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放松,保持情绪稳定。
6.保持健康作息:秋冬夜长昼短,容易让人养成熬夜、晚起的习惯,但长期作息不规律会影响心脏修复。建议每天固定时间睡觉和起床,保证 7~8 小时睡眠,避免熬夜(23 点后入睡会增加心脏负担),让心脏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7. 定期检查健康状况:秋冬季节,有基础病的人群应每周测量 2~3 次血压,定期检查血脂血糖;若出现胸闷、胸痛、头晕、手脚麻木等症状,别误以为是 “天冷冻的”,需及时就医。健康人群也建议每半年做一次心血管健康筛查,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