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细胞肺癌患者新曙光!香港率先落地新药塔拉妥单抗
2025-11-13

在与肺癌抗争的漫长道路上,无数患者和家属都经历许多无奈与煎熬。每当出现新的治疗突破,都如同黑暗中的一束光,为他们带来新的希望。
最近一种新型免疫治疗药物——塔拉妥单抗(Tarlatamab),专门用于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目前已在香港地区获批上市,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曙光。
肺癌的现状与治疗的挑战
肺癌是全球及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的恶性肿瘤。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最新数据显示,肺癌已连续十年位居全球癌症死亡率首位。根据国家癌症中心2022年公布的数据,中国每年新发肺癌病例超过106万,死亡人数超过73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所有恶性肿瘤之首。
肺癌主要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包括腺癌、鳞状细胞癌及大细胞癌)和小细胞肺癌两大类,其中小细胞肺癌的肿瘤生长速度很快、转移早,成为肺癌中恶性程度较高的类型。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已处于晚期或于扩散阶段,导致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存活率相对较低。
小细胞肺癌的分期分为“局限期”和“广泛期”。
局限期:是指癌细胞局限于一侧胸部,只有一边肺及附近的淋巴结受影响;
广泛期:是指癌细胞扩散至身体其他部位。
准确的分期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评估至关重要。
在治疗上,局限期患者约占30%,通常以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治理;而广泛期患者约占70%,医生通常以控制病情,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素为主。
具体来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约为20个月,五年存活率约为20%,而晚期患者的五年存活率则不到1%。因此,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一直是医学界的重点研究方向。
新药塔拉妥单抗: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新希望

塔拉妥单抗是一种新型免疫治疗药物,专门用于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它属于双特异性T细胞激动剂(BiTE)的新药物,能够“召唤”人体自身的免疫细胞,精准攻击癌细胞。
在国外,塔拉妥单抗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在铂类化疗期间或之后进展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患者身上。
临床研究的初步结果
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开展了一项关于塔拉妥单抗(Tarlatamab)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的临床研究。共有39位患者接受了塔拉妥单抗治疗,最终31位患者纳入分析,平均年龄66岁。
初步疗效观察显示,在17位接受第一次重复影像检查的患者中,59%的患者肿瘤缩小,12%的患者肿瘤稳定或出现混合反应,29%的患者肿瘤增大。
在18位接受脑部MRI检查的患者中,11位未接受过转移性脑瘤治疗的患者,82%(9位)患者的脑部肿瘤缩小或稳定;而曾接受脑部放射治疗或无出现转移性脑瘤的7位患者中,只有1位出现新的转移性脑瘤,且是典型EGFR基因突变转化型个案。
这份初步资料显示,塔拉妥单抗在实际患者中出现良好的疗效,尤其对未曾出现转移性脑瘤治疗患者的反应显著。研究人员将继续收集更多数据,以全面评估其疗效与安全性。
塔拉妥单抗的使用情况:中国内地VS香港
塔拉妥单抗在中国内地尚未上市,因此在内地医院暂时无法使用。
作为国际医疗中心,香港已率先引入塔拉妥单抗,并在私立医院提供治疗服务。患者可以通过香港的医疗机构接受该药物治疗,获得更多的治疗选择。
如何在香港接受塔拉妥单抗治疗?
有意向在香港接受塔拉妥单抗治疗的患者,可参考以下流程:
1.前期咨询:联系香港的医院或肿瘤中心,咨询塔拉妥单抗详情。目前,香港港怡医院已提供相关服务。
2.医生评估: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判断是否适合使用该药物,制定个性化治疗计划。
3.开具处方并开始治疗:医生开具处方后,患者即可开始接受治疗。
4.定期复诊:治疗期间需定期复诊,医生将根据治疗效果和身体反应调整治疗方案。
温馨提示
作为处方药,塔拉妥单抗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在使用塔拉妥单抗的过程中,患者需与医疗团队紧密协作,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治疗方法持续涌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患者从创新治疗手段中获益,重获健康。
香港港怡医院作为一所国际化医疗机构,汇聚肿瘤科专家,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前沿医疗服务。港怡医院愿与患者携手,向着健康目标坚定前行。
*本文转载自香港港怡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