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非常重视您的个人隐私,当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时,请同意使用的所有cookie。有关个人数据处理的更多信息可访问《隐私政策》

上海百汇医院:疱疹性咽峡炎夏季高发!家长必知的科学应对指南

2025-07-08  

“家里两个孩子接连中招,老大还没好利索,老二也被传染了”“宝宝痛得连奶都不肯喝”“最近幼儿园出现了好几例疱疹性咽峡炎,我们娃也被传染了,痛到哇哇哭,好不容易睡着又疼到哭醒”……连日来,不少宝妈在社交平台倾诉孩子感染疱疹性咽峡炎的经历。

71日,中国疾控中心官微也发布文章指出,随着夏季气温的攀升,门诊来了不少因发烧、嗓子疼痛就诊的小朋友,很多孩子甚至疼得连水都难以下咽。经医生诊断,疱疹性咽峡炎是主要“元凶”。

上海百汇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李霞近期接受《21新健康》采访,解答家长热切关心的相关问题。


私立儿科医院.jpg


疾病特征:起病急≠病情重

病原体:肠道病毒(柯萨奇A组为主) 

高发期:5-8月,6岁以下儿童易感 

典型症状: 

  • 24-48小时内突发高热(最高达39°C-41°C 

  • 咽峡部灰白色疱疹→破溃成溃疡 

  • 婴幼儿拒食/呕吐,大童咽痛/肌肉酸痛 

 

与手足口病核心区别

上海百汇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李霞进一步介绍,“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的良性疾病,有20余种肠道病毒血清型可导致该病,以柯萨奇病毒A型最常见。其临床表现为发热和口咽部出现疼痛性丘疹-水疱-溃疡性口腔黏膜疹。”


上海百汇医院


“疱疹性咽峡炎通常起病急骤,伴随高热(38.9-40℃),偶可高达40.6℃,发热可能伴有抽搐。在不能用语言表达的婴幼儿中,常见厌食、呕吐和易激怒/易激惹,可单独或合并出现。较大儿童还可能诉不适、头痛、咽痛、吞咽困难和腹痛。”李霞表示,该疾病通常为良性,病程持续时间短暂,大多数患儿给予支持性治疗后可完全康复。


家庭护理三步骤

1. 退热管理

  • 38.5°C:物理降温+医嘱用退热药

  • 警惕持续高热>3天(需就医)

 

2. 口腔护理

饭后淡盐水漱口(小童用棉签蘸生理盐水轻拭) 

 

3. 饮食调整

  • 温凉流质食物(如米汤、酸奶) 

  • 避免酸性/坚硬食物 

病程提示:自限性疾病,多数7天自愈,无需抗生素 


重症预警信号(立即就医)

  • 神经系统症状:抽搐、嗜睡、肢体抖动 

  • 循环衰竭征兆:呼吸急促、四肢发凉 

  • 持续高热超72小时 

 

预防关键措施

1. 阻断传播

患儿隔离2周(粪-/飞沫/接触传播) 

玩具餐具用含氯消毒剂处理 

 

2. 疫苗防护

现有EV71疫苗:可预防EV71病毒引起的重症疱疹性咽峡炎 

未来希望:国产二价疫苗(抗EV71+CA16病毒)进入Ⅲ期试验 


上海百汇医院儿科李霞副主任医师指出: 

接种EV71疫苗虽不能完全避免感染,但可显著降低重症风险。家长更需重视日常防护,如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


家长常见疑问解答

Q:孩子疱疹长到手脚上,是疱疹性咽峡炎还是手足口病?

A:若仅有口腔疱疹→疱疹性咽峡炎;若手足臀同步出疹→手足口病,需密切观察重症征象。 


Q:幼儿园出现病例,如何保护孩子? 

A 

✅ 每日检查口腔+体温 

✅ 教会孩子七步洗手法 

❌ 疾病流行期减少室内游乐场活动 

 

科学提示:该疾病绝大多数预后良好,避免过度焦虑。做好体温监测与口腔护理,孩子康复更快! 


*文章部分内容来源:21新健康


本文作者:百汇医院儿科李霞副主任医师

儿科李霞.jpg